找到相关内容315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

    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,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,即:阴阳、儒、墨、、道德。司马谈引用《系辞》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”的说法,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,他们各有所见,也各有所偏。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,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。他认为,道家“因阴阳之大顺,采儒墨之善,撮之要”,所以能“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,立俗施事,无所不宜。”总之,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4149004.html
  • 泛说佛教毗昙学与玄学崇有派

    所谓“法相”、“法体”和“有相”,具体该是什么呢?这还得回到《阿毗昙》本身上来。  《阿毗昙杂心说》的〈界品〉说:  法者持也,持自性故;  相者,相貌也。  所以“法相”就是内持“自性”、外现“...符合桌椅之理,这“理”也必定先于桌椅的存在,并成为桌椅之因。佛教没有列举这类例证,而是用自然现象中的种、类、族、界等加以解释。《俱舍论?界品》说:  种族义是界义。如一山中有多铜、铁、金、银等族,说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449234.html
  • 从道生的顿悟学说分析早期禅的圆顿与次第观念的由来

    段文句是这样说的:  一念无不知者,始乎大悟时也。以向诸行,终得此事,故以焉。以  直心为行初义,极一念知一切,不亦是得佛之处乎?  在这里,“一念知”不是初发心住就遍证一切实相,而是含蓄地表示了,历...无念”,由生灭门而直悟  真如门一类的入路。这一点,神会在《坛语》中,就专门指出其无念顿教的  来历在于《起信》:  但不作意,心无有起,是真无念。……若作心不起,是识定,亦  见心自性定。马鸣云...

    龚 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849353.html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二)

    彼诸法一切外道乃至于汝不能了知,以妄执着外不实,分别戏论故,何者是谓远离分别?心观察有无自心见相如实觉知,是故不生一切分别,不取外诸境界故,分别心息住自住处寂静境界,是非卢迦耶陀,是我论法,非汝论耶...,何者食句义?何者句义?”佛告大慧:“善哉善哉!善哉大慧!汝能为于未来众生,咨问如来如是二义。善哉大慧!谛听谛听!我为汝说。”大慧白佛言:“善哉世尊,唯然受故。”佛告大慧:“何者为食?谓食味、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1849929.html
  • 禅修鸟瞰

    。因为执著一定的,容易排斥其他的,一切的法皆是不二的,无定,非法即是即是非法,是,此即《金刚经》最重要的要领,要体会真实不二的实相。所以用另一个方法,《西藏生死书》内的“观呼吸”的...、修持佛法的蔡林长带领下而迈向觉悟之路,是诸位累生修来的福报。   是谁绑住我们呢?接著「瞿昙我问汝,谁当解此结”,瞿昙(Gotama)即是佛,即释迦牟尼佛。你既已了生死,不受后有,我请问你是谁能把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650232.html
  • 试析般若中观与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双重否定

    ,所答问题涉及佛教思想所讨论问题的方方面面,用的都是双重否定的思维模式,如第一个回答:  “会中有菩萨自在。说言。诸仁者。生、灭为二。本不生今则无灭。得此无生法忍。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   回答...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。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。是为入不二法门。  (19)眼、色为二。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。是寂灭。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。若知意性于不贪不恚不痴。是寂灭。安住其中。是为入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650855.html
  •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(2)

    向他与么说。非时语。说不应时。亦绮语。若是沙门。须说净法边垢。须说离有无等。离一切修证。亦离于离。若于沙门中剥除习染。沙门除贪嗔病不去。亦聋俗。亦须教渠修禅学慧。若是二乘僧。他歇得贪嗔病去尽。依住无贪将为是。是无色界。是障佛光明。是出佛身血。亦须教渠修禅学慧。须辨清浊语。浊法者贪嗔爱取等多也。清法者菩提涅槃解脱等多也。只如今鉴觉。但于清浊两流。凡圣等。色声香味触法。世间出世间。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851721.html
  • 不二中道思想是建设人间佛教的根本依凭

      “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,是故一切。”   “如来说人身长大,则为非大身,是大身。”   “众生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...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,诸仁者,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?各随所乐说之。   会中有菩萨自在说言:诸仁者,生灭为二,本不生,今则无灭,得此无生法忍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   德守菩萨曰:我我所为二,因有我...

    顾瑞荣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052198.html
  • 吉藏与大乘《涅槃经》

    十二部经”。修多罗本,《波若》是诸法根本,故《波若》“修多罗”。《维摩经》广明菩萨不思议法门,故《维摩经》“方等经”。一乘之中般若最胜,故《法华经》“般若波罗蜜”。《涅槃经》时明常住佛果,故言“...故,离彼是如来。”[46]故知如来非有为,法身即是常住。《净》〈方便品〉云:“此身可患厌,当乐法身。”[47]盖是毁生死身无常,即叹法身常住,故逼引之教成,欣厌之观立。若生死无常,法身复起灭者,则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452374.html
  • 法性空慧学概论(1)

    不变的空性。然有些经论中说到的法性或其异名,则义或有增;如辨法法性论所说的与法性,以生死涅槃相对,生死,涅槃法性,也就是杂染清净相对。清净法名法性,则具有种种清净功德,故其论广说转依的种种功德...lsquo;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’。故真正证入一切根本性的无分别智慧,才是真正的空慧。又:三解脱门中的“空解脱”,也是空慧;以忍可空故,于空得解脱故,就空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252684.html